临港经济开发区渔港路以北,长江惊涛拍岸,浪花飞溅。工人们正在紧张进行深水作业,再过10来个月,这个距城区约18公里的新渡口,将承担起江阴2个渡口西移的战略重任。随着一批省市级重点道路的加快建设,南联滨江路、海港大道、江阴大道等干线路网,北接苏北沿江公路等苏北干线路网,江阴新一轮城市“蜕变”蓄势待发。
建设滨江花园城市——
抢得城镇化先发优势
长江最后一个湾,江边最后一座山,江阴依水而生,依水兴城。还江于民,还岸于民,产业“退二进三”,城市生活更加亲水,成为百万江阴人民的期盼。
春江水暖鸭先知,处于江尾海头的江阴,敏锐地感觉到,党的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确立为国家重点战略,新的一轮城乡建设高潮即将到来。如何抓住机遇,获得“产业集聚、资源集约、功能集成、人口集中”的先发优势,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首要任务。
相机而择,谋定而动。2012年,市委市政府以战略的眼光,全力开启了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新征程,以打造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心城市的目标追求,计划五年内打造“北依长江、中环群山、南涵湿地”的市域空间格局,把江阴打造成展现形态优美、生态宜居、便民利民的大花园,让城市更亲山、更近水、更秀美。
货栈、轮渡和工厂已开始陆续躬身避让,“八里沿江”相继启动中央景观大道、沿江江堤、滨江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,通过3年努力,初步形成集旅游休闲、商务办公、文化娱乐、生活居住等功能的“江阴外滩”;“十里运河”则结合古城风貌保护和锡澄运河航道整治工程,建设一条长5公里、宽约1.2公里的运河景观带。打造应天河风光带,建设花山、定山、绮山“三山”森林公园,构建由山体组成的环城绿带。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诗意居住将成为江阴市民的真实写照。
精心打造“园中园”——
988公里处处成景
村民沈彩凤身穿“黄马甲”,仔细为南郭庄垃圾收集房、公共厕所做保洁。“去年这个时候村里还是垃圾堆成小山,小河浜污水横流,如今环境整治好了,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爱护。”在南郭庄生活了60多年的沈彩凤十分珍惜新环境,她主动当起了村保洁员和宣传员。面貌焕然一新的不仅是一个南郭庄村,让璜土人惊喜的是,仅仅一年时间,集镇变得整洁靓丽、秩序井然,乡村再现田园风光、生态美丽,早已不是当年那脏乱差的模样了。
江阴城镇开发起步早,也正因为如此,镇级开发不同程度留下了低层次、粗放式的烙印。“改变过去唯经济效益至上、为开发而开发的陈旧观念,更加注重形态提升、更加注重功能完善、更加注重风貌协调,加快实现由重眼前向重长远、由重局部向重整体、由点状开发向成片打造转变”,成为江阴每一个镇街的未来使命和重要职责。
如果把江阴比作一个大花园,那么,每个镇街就是精致耐看的“园中园”,每个村、社区就是点缀其中的盆景和亮点。在抓住城市龙头建设的同时,江阴同步推进花园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,让988平方公里大地上处处见景、处处成景。
工业重镇华士镇突出集聚集约,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,以“现代、大气、生态、宜居”为定位,全力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进程;以“花园城镇”著称的新桥镇,通过对土地、资本等关键要素的集聚走出了一条精明增长之路,实现了先进制造业和三产旅游业“双轮驱动”;放大水乡特色,月城镇加大力度推进集镇建设,提升宜居宜游品质,高品质“水韵月城”呼之欲出。
阳春三月,绿柳含烟,临港经济开发区创新村村民王华萍在春光中享受田园风光,依托“长江三鲜”特色优势,创新村创建了首个“江苏省级长江三鲜养殖标准示范区”,形成了成熟的集观光、休闲、生态、科普于一体,具有农家特色、现代气息的水产综合示范基地,不仅为村民营造了宜居的生态环境,更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。像创新村这样的“美丽乡村”在江阴已经越来越多,开展“村庄环境整治”和“美丽乡村”建设以来,改造农村人居环境,凸显江南水乡特色,实现农民安居乐业,“美丽乡村”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响亮品牌。
公共服务均等化——
推倒横亘在城乡之间的“墙”
昨天下午1点左右,徐建芬在徐霞客镇峭岐站乘坐501路城镇公交车到了城区新客站。她在转乘1路城市公交车时,与同伴聊起了家常:“城镇公交与城市公交一样,有空调,环境也好,票价便宜,乡镇和城市交通出行没啥区别了。”
“公交优先”是江阴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突破口,组团式、区域性、全覆盖的城乡公交服务网络基本构建。这一举措,从体制上打破了长期以来城市公交和农村公路客运“各自为政”的界限。
如果说改善民生是和谐之本,保障制度则是江阴谋势而动的力量之源。从“城市”到“城乡”,江阴将医疗、保障、教育、体育及其它所有城市功能均向农村延伸。城镇社会保险扩面让农民像城里职工一样领上退休金,形成社会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、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、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“五道保障线”。
一体化的保障让“愁容”化成了“笑容”:江阴农民薛良芬在“城保”扩面后加入了“城保”,退休后也能和城里人拿一样多的退休金;罹患尿毒症的陈丽君,去年门诊血透总费用结报比例达到了90%;低保户陈建芬在各项保障机制下,每月收入也能达到1000元左右,让她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……目前,越来越多的农民足不出镇就能共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