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阴概览
   江阴概况
   综合实力
   投资江阴
   江阴名贤
   历史掌故


站内搜索
 

您当前的位置:江阴侨联 -> 历史掌故 -> 文章内容

表 峙 东 南 朝 宗 门
作者:不详  来源:江阴日报  发布时间:2013/3/9 15:54:44  发布人:jywgl


      最近,看到江阴的南大门朝宗门修缮一新,不禁引发了我的怀古之情。

  朝宗门是江阴的南大门,不仅高大庄严,而且是古江阴的历史见证,她见证了江尾海头的历史地位、明清花市的繁荣、以及忠义之邦的美誉。欣闻不久有关部门即将举行重新落成典礼,为此撰文以贺。

  六十年前负笈南菁,却不懂“朝宗”二字作何解说,现在知道大有来历。典出古书《尚书·禹贡》,云:“江、汉朝宗于海。”古荆杨二州有二条大水,即长江与汉水,在武汉合流以后,浩浩荡荡万里奔腾,到了古暨阳之地就汇入东海。五百年前的“江海门户”就在古江阴的巫子门处,其西称扬子江,其东称东海,海口呈喇叭状,因而有“扬子秋涛”美称。郑和七次下西洋之时,都从南京率领着官将、战士、兵船、座船、马船,经过巫子门进入东海,然后在浏河港汇集宝船、辎重、技工等编成舰队运航海外。历朝都对这种江尾海头地位极为重视。梁武帝天监初(约502~506年)建立江阴郡,并把郡治设在君山之阴,即今县湾附近。唐天祐十年(913年)扬吴与吴越国争夺江南,将古城拓建为一个周长十三里的大城,史称南唐军城,比之南京的金陵古城还早筑六年。军城的南门就取名朝宗门,以反映江阴的特殊地理位置。自此以后,数次改建城池,而朝宗门之名始终不变,所以此门龄已有1096年了。

  江阴的商业中心在宋、元时期位于澄江门外的江下市,即今北大街是也,旧时为市舶一条街,外贸盛况空前。元代以后江、海面貌发生巨变。沙田暴涨,海门远去,形成了以(棉)花布市场为主的经济高潮,因而商业中心南移到朝宗门内外,内有南北锁巷,外有南门街,熙熙攘攘,颇为热闹。

  朝宗门的门楼上高悬“忠义之邦”四个大字。但它不是方骥龄所说的来源于阎应元领导的乙酉(1645年)之变,而是来源于1640年出版的崇祯《江阴县志》。该志由南京学使、兵备道、常州知府三位高级领导出任总裁(这是极为少见的),特别在其“乡贤篇”之尾加上了一段按语,其末句云:“纵观前朝,亦见延陵不仅为礼让之邑,实称忠义之邦,长江砥柱,允是表峙东南也。”学使号令一出,江南两江士子纷纷响应。1645年清兵南下,史可法殉难,南明福王带头降清,群龙无首。然而在江南大地上却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“上、下江士民之师”,尤以“江阴八十一日”和“嘉定三屠”最受崇敬。使清廷遭遇了从未有过的抵抗和惨败。也是“忠义之邦”题名后第一次硕果。因此于1819年任江苏学使的状元姚文田写了两条横幅以赞扬江阴乡贤。一是悬挂于西门天庆门门楼的“仁让古邑”,在今杏春桥东。一是存放在君山抑止堂的“忠义之邦”,堂取高山抑止之义,1845年知县金咸将之摹刻成为二尺见方的大字,悬挂于朝宗门楼之上,于是“忠义之邦”的美名不胫而走,传遍海内。

  重建朝宗门是一椿彰显江阴文明的重要举措,是学习古代文化发扬“忠义”与“创业”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又将受到江阴人民的爱戴与保护。


 


 
 
 
 


 



江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址:江阴市澄江中路9号 电话:0510-86860853 传真:0510-86860853 邮编:214431
苏ICP备2022024846号